第106章 第 106 章(1 / 3)

简茹退休后就去乡下租了一栋老宅, 二亩闲田,过着与世无争的半隐居生活,本来是不想来参加什么闹哄哄的综艺节目的。

可是, 当她听说, 卫昇他们这档节目,是为了带动城市贫困老人再就业, 为一些已经失去劳动能力的贫困老人筹集养老金的时候, 生性善良的她, 毫不犹豫地答应了。

张建国更是当仁不让, 毕竟,作为那个年代活跃在舞台上的老艺术家, 想当年他们年轻那会儿, 一年中几乎有一大半时间,都是在乡下巡回演出, 为人民群众带去精彩的文化表演。

只是,现在别说城市了,就连农村,老百姓的娱乐活动也是丰富多彩,没事跳跳广场舞,刷个短视频啥的, 老百姓连电视都不看了,也不会再像几十年前那样, 听说哪里唱大戏, 四里八乡都扛着板凳去听戏。

张建国也想继续为群众文化事业做贡献,奈何群众已经不需要他们了……

“需不需要的, 试试不就知道看?反正咱们现在也退休了, 闲着也是闲着, 权当打发时间了,一天不行就一个月,实在不行就一年,我能花三年时间,把海棠苑街道老年合唱团,带成全市排名前三,就一个直播间,又不用跟学员们打交道,怕啥?”杨鸿雁大喇喇地表示。

简茹羡慕地看了杨鸿雁一眼,她最佩服这样的社牛了。

可惜她天生社恐,幸好节目脚本里说了,她只需要负责晚上十点到十二点的午夜场直播,但,具体播什么,节目组没说。

简茹猜测可能和她以前在电台做午夜栏目一样,读一些能让心灵安静下来的美文之类的吧?

她猜错了。

金雁南让她主持的午夜场直播的主题,叫做“给年轻的自己一封信”。

她通过街道养老中心,向辖区数千名退休老人发出邀请,内容很简单:假如可以穿越回到过去,您最想对年轻的自己说些什么?

匆匆看完手里刚拿到的两份“给自己的一封信”,多愁善感的简茹,眼圈已经红了。

因为时间安排,她的午夜专场直播是第一个开播的。

接到微信群聊通知,卡着点进来想为自家街道的节目摇旗呐喊的老人们,怎么也没想到,节目组的第一场直播,就狠狠拿捏住了他们的泪腺!

简茹用她标志性的温柔如水的声音,读出来的第一封信,来自一个今年已经76岁、却依然要靠捡纸壳贴补家用的困难老人。

老人名叫汪招娣,看名字就知道,她爸妈有多盼着能生个儿子了。

汪招娣只会写自己的名字和简单的常用字。这封信,是由她本人口述,养老中心的志愿者帮忙记录誊抄的。

“要是能回到五十年前该多好啊!我一定要告诉那时候的自己,别管这一家子吸血的畜生啦!我一定要嫁人!要生两个属于自己的孩子!”

安静的夜里,简茹用她标志性的温柔治愈的声音,朗读了这封沾满了血泪和痛苦悔恨的信——

五十年前的汪招娣,已经二十多岁了,却依然是个嫁不出去的老姑娘。

不,不是她嫁不出去,而是她爸妈一口咬定,没有五百块钱彩礼,谁也别想娶走她这棵摇钱树。

汪家爸妈前后生了四个闺女,好不容易才得了一个能传宗接代的儿子,打小,爸妈就对招娣说,她是当大姐的,一定要好好挣钱帮衬弟弟。

汪招娣年轻的时候运气不错,因为手脚勤快,做饭也干净,被介绍到一对退休老干部家里做保姆,每个月挣的工资,比她爸在火柴厂的工资还高。

那时候的招娣,虽然不是什么倾城绝色,但朴素大气的相貌,却正符合当时大众对女孩子的审美,她伺候的老干部就一直想给她介绍对象,而且介绍的,不是电厂的工人,就是卷烟厂、酒厂的工人,这些单位的小伙子,在当时的相亲市场多吃香啊!

要是换成一般人家,女儿能有这样的造化,当父母的还不得高兴疯了?

并没有!

一想到大女儿嫁人之后,每个月那么多工资,就要白白贴补到婆家去了,汪招娣的爸妈便心如刀绞。

人家老干部好心给他们家女儿介绍对象,没想到这对狠心的爹妈,居然狮子大开口,直接对上门求亲的媒人说,他们家招娣每个月工资跟供销社都差不多了,要想娶她也行,必须给足五百块钱的彩礼!

而且这笔彩礼,是不会让汪招娣带回婆家去的。毕竟招娣嫁人之后,她每个月赚的那些钱,可都是婆家的了,娘家养她一场,要五百块钱不过分吧?

媒人当场就惊呆了。

先不说招娣当时虚岁已经二十了,在那个年代已经属于“大龄剩女”了,要不是她长得不错,做保姆挣的也不少,谁家愿意娶个老姑娘啊?

还张口就要五百

最新小说: 入侵 师尊在上 中蛊后温柔男配黑化了 修真小村长 一世龙王 快救我师祖! 剑出西门 我和死敌仙君有个崽 躺平式道侣日常 我的卡池是整个华夏文明[星际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