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灾 前声(1 / 2)

一晃眼,日子又过去了几日。

这几天宇文信除了上朝以外便是与各大世家联络感情到处拜访,要么就是去太师府,忙得脚不沾地。

秋闱近在眼前,就在某天,宇文信也收到了暗线的情报。

果不其然,有关河南府汛灾。

宇文信拿出鸟食犒劳这位“信使”,传信鸽被喂饱,又飞回去了。

估计传信官还在路上快马加鞭呢。

唉,谁叫历朝历代非要搞骑马报信那一套,一人一马能有鸽子飞得快吗?

“殿下,”侍女碧月从殿外进来,手上托着一个卷轴,“这是太师府孟公子刚给您送的回礼,说是为了回赠您当初送给他的那把古琴。”

“哦?给我看看。”宇文信有些意外,回礼她收到过不少,但出自太师府的这还是头一次。

忽而又补充道:“对了,碧涣去哪了?今天似乎没看见她。”

碧月歪头想了想:“碧涣姐姐今天好像请了假,应该是出去玩了。”碧月是宇文信一众贴身侍女里,性子最为跳脱的一个,年龄尚小,只有十五岁。

孟扶舟送的是他亲自抄写的一首诗,屈原的《九章·橘颂》。

嗯,陈述高洁之志和表明结交之心。

这不就是太师府偏向她宇文信的表示吗?必须珍藏起来。

其实宇文信想得有点多了,这真的只是孟扶舟为了感谢她而写的,并不掺杂任何政治立场。

她看完后有些为难,这样诚挚的大礼,不回又显得礼数不够周全;若是回了,对方势必会再回一次。那岂不是没完了?

虽然宇文信有些过度理解,但是孟扶舟确实想收到回信,他的回礼还含了一层隐晦的意思。

宇文信左思右想,还是决定以孟公子同龄人的身份回一份书,表明想与其结交之心。

如此,即显得不那么刻意,又婉转示好,简直不能再周到了。

她用了一句《橘颂》里的诗作结尾:“愿岁并谢,与长友兮。”

于是都没读懂对方真意的宇文信和孟扶舟都以为自己读懂了,并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。

前者得到了太师府的支持,后者得到了安阳公主的“友谊”。

如今的太师府的确稍偏向宇文信,但宇文信对孟扶舟的“结交之心”就不那么真实了。

到了亥时,还不见碧涣回来,宇文信骑马出去找她。

找碧涣并不困难,宇文信知道她经常去的地方。

比如,北棣河边。

北棣河是取自水神“北帝”的谐音,本是祈求水神庇护,又怕冲撞了神仙,这才将“帝”改为“棣”。不过为了全“棣”一字,在河边也种了不少棣棠花,只是现在叶子掉光了,很是寒碜。

碧涣买了一瓶酒,孤零零地坐在河边。远处的灯光照映在河面上,一阵风吹来,水面泛起涟漪。

宇文信诧异地挑眉,碧涣酒性极差,很少喝酒,三杯两盏淡酒都能让她醉倒。

今日这是怎么了?

“碧涣?”她试探性地喊。

谁知一走近就被碧涣抱住,宇文信:“你喝醉了?”

“殿下…你怎么来了,我是不是在做梦啊……”碧涣确是喝醉了,吐字有些不清晰。

“对。”宇文信随口忽悠道,摇了摇满满当当的酒瓶,这也没喝多少啊。

“果然是在做梦。”碧涣紧紧抱着这个“梦里的”宇文信,闻言有些失望。

宇文信自然地夺过酒瓶,喝了一口。也不是很烈嘛,和她平时喝的差远了。而碧涣还在抱着她说胡话。

“殿下,你昨天为什么问我的家乡啊?”家乡……

宇文信低头看了片刻喝得烂醉如泥的碧涣,感觉告诉她实情也无妨。

“我想帮你找到你原本的家。”

还会说话,怎么这个殿下那么像真的?碧涣忽略了宇文信的话,用迟钝的大脑思考了片刻,觉得梦做得真实一点也没问题。

宇文信想到了洪灾的事,问她:“你能和我一起去郓州吗?”

“好啊,”她想也不想就答应了,然后才反应过来,“去郓州干什么?”

“赈灾。”

“哦……”碧涣含糊地说完这句后便睡着了。

得手。

宇文信将碧涣抱到马上,轻轻摸了下马的鬃毛:“辛苦你啦。”

次日的朝堂上,果然主议河南府洪灾一事。

近年来世家越发猖狂,逐渐发展成朝廷的心腹大患。而这几州的世家盘根错节,又长在国家的命脉上,赈灾必定极不容易。

若是不派人监督,那些粮草能有几分漏到百姓嘴里?

此时,赈灾人选便极为重要。

宇文信微微侧目,看到了正为赈灾出谋划策要粮草的御史中丞之一郑嘉。

郓州

最新小说: 校草的反派亲妈十八岁 非人类硬核求生[快穿] 李梅今天背刺诅咒之王了吗? ABO精神病疗愈院 穿进年代文认错老公后 你别太犯规 每晚都被小可怜雄夫偷偷标记 总有废物想抢我师尊 又被恋爱线男主盯上了 路过全世界后到处都有我的传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