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2章 一堂课(1 / 2)

这毕竟是朱祁钰想出来的,所以他的感受没那么强烈。

可是王直、周忱乃至高谷等一众官员,在听课的同时,一种落后于时代的感觉十分强烈。

他们读书的时候,发音学的是《韵补》《楚辞释音》这类的书籍,但也多是先生读一句,自己学一句,不断重复,直到获得先生的认可。

现在,那注释拼音的加持,什么阿玻雌得鹅佛哥,组起来的音,比他们还要标准多了。

一堂课,学习的不仅是学生,还有一群老头。

刘升在读完全文之后,开始讲解。

“怒发冲冠,可译为,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,帽子被顶飞了。”

一句话,让大臣们瞪大了眼睛,不敢置信地看向刘升,眉头紧皱,觉得有些荒唐。

“这是用夸张的手法表达自己愤怒的情绪,表达了作者心情十分气愤的强烈情感,同学们,阅读理解,要结合时代和人物,当初岳飞面对朝廷不抵抗的妥协,岳飞只能在凭栏处,看着潇潇雨歇,却无处发泄。”

似乎是为了体谅初次听课的大臣,刘升连阅读理解的重点都重新强调了一遍。

“这里可以看作是,岳飞独自登高倚靠着栏杆远眺,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,可是自己却是怒发冲冠,整体的场景是静,但寥寥几字,却衬托出了岳飞将军那剧烈的心情,这是动。”

阅读理解,后世常常被调侃成,作者没有读者更加知道作品的含义。

其实,这便是阅读理解的意义,刘升所说的,最重要的便是结合实际情况去分析,这才是阅读理解的意义。

大臣们没有出声,毕竟他们身边的圣人,正抱着胸,听得津津有味。

其实,朱祁钰并不是在听,而是在感受氛围,一种自己学生时代的氛围。

朱祁钰不只是看老师,还看学生,想从学生中找出是不是有和自己当初一样,觉得枯燥无味的。

但是没有,这里的学生,每个都聚精会神,连点头钓鱼的都没有。

一堂课下来,朱祁钰都要强忍着哈欠,避免给刘升造成压力。

当走廊尽头的钟声叮铃当啷的响起,刘升也同时开口道:“这堂课就讲到这里,下课。”

“起立!”

班长立刻起身大喊。

“老师再见。”

学生们一同起身,随后朝刘升鞠躬致礼。

师者如父,没有学生敢含糊。

只不过,这下课了,学生们并没有玩闹,因为后面站着一堆大佬。

“好了,咱们走吧,去办公厅。”

朱祁钰当即开口,刘升也迎了上来,有些扭捏,对着朱祁钰行礼到:“学生刘升,参见陛下,陛下圣体金安。”

“起来吧,课讲的不错,但情绪不够,朕没听到踏破贺兰山缺,收拾旧山河的雄心壮志。”

闻言,刘升苦笑道:“学生没上过战场,京城之战,学生躲在学舍,或许如此,陛下才觉得空洞。”

刘升的坦白,倒是让大臣们有些刮目相看。

“问题不大,先去办公厅吧,想必诸卿也一肚子问题要问。”

朱祁钰笑着,拍了拍刘升的肩膀,然后走出教室。

之所以叫办公厅,因为这不是独立的办公室,老师们各自有着桌子椅子,他们就是坐在这里整理教材和其他工作。

等刘升坐下,圣人也坐到一旁,其他老师进来,便被兴安引导着安静坐着。

高谷面向刘升,迫不及待问道:“那拼音是何物?如何学习?老夫听那学生吐字清晰,是否与拼音有关?俗体字可有成册?刘老师是如何学习?还有那奇怪的分隔是什么?”

一连串的问题脱口而出,让刘升也有些应接不暇,不过刘升顿了顿,开口道:“拼音是陛下通过音韵,结合夷文符号整理,学生能短时间内吐字清晰,当然是拼音之功。”

“分隔符号称为标点符号,让学生知道哪里该停顿,从哪到哪是一段完整句子或者段落。”

“至于俗体字,学生称之为简体,当前无册,只是教学老师整理教材的时候,如若发现,便改一下。”

刘升的话,让朱祁钰再次受到注目,毕竟他可是货真价实的校长。

闻言,高谷点了点头,随后回忆起刚才上课的情景,细细体会。

而高谷问完,王直便开口道:“老夫听刘老师讲解,为何如此直白?”

“不直白的话,学生听不懂,而且,若是任由其体会,或许会产生认知偏差,教书也是育人,陛下便是如此要求。”

刘升再次把朱祁钰抬了出来,误读和曲解,在学校是不被允许的,别说什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,这方面是有前提的,朱祁钰也不能将自己送上断头台。

王直若有所思点头,随后追问道:“诗词一道是如此,那么可有教授论语?若是教授,也是如此?”

最新小说: 【名柯】我只是个普通人 万村知县:边城崛起定风云 求生:一发入魂,别人求生我度假 地府缉魂师 奥特,我和卡蜜拉一心同体 末日:最后的幸福 永不沉没的漂流岛屋[末世] e4来凹凸 我在大明攀登科技树 爽文快穿:我以巴掌逆天改命!